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询医问药

本院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本院动态

闽东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在内镜下当胃早癌的“排雷手”

发布时间:2023/08/09 〖 字体大小:
资讯概述:

术后病理_副本.jpg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近日,闽东医院消化内科郭超副主任医师为福安蔡大伯在胃镜下行胃黏膜剥离术(ESD)排除胃早癌。“排雷手”郭超说道,每当发现一例早癌,心情是很喜悦的,而发现中晚期癌总是让人心痛和惋惜。帮蔡大伯发现胃早癌,还是比较令人欣慰的。8月2日患者康复出院。

蔡大伯无任何不适来到闽东医院体检,在郭超为其做胃肠镜检查时,发现患者胃窦处有一片发红的粘膜病变,近距离观察初看以为只是普通炎症,但是细心的郭超在放大观察时感觉该病变存在边界,边缘似可见到一点异型血管,遂给患者取局部活检,病理回报提示炎症。在此情况下,一般给予普通治疗,嘱咐定期观察即可。

虽取了病理样本,病理不支持癌变。可郭超根据内镜下的微结构表现,该病变倾向癌可能性大,仍高度怀疑为胃癌,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为患者做了胃黏膜剥离术(ESD),术后病理回报确定为早期胃癌,为患者成功“排雷”。逮住了胃早癌,患者创伤小,花费少,恢复快,胃癌得以根治,避免了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深表感谢,避免了因疾病产生不良后果。

由于胃早癌一般都无症状,内镜下表现有些高度类似炎症、溃疡等,郭超指出,早期胃癌难于发现,需要大量的内镜经验以及丰富的内镜知识,通常早期胃癌内镜下表现仅为部分发红或者部分发白,有些隆起或者有些平坦,同普通炎症相似度极高,因而不易被发现。通过放大染色胃镜,以及电子染色胃镜等手段,对病变部位血管和腺管进行细致地观察,有助于对早癌识别。千万不要等到出现消瘦、呕血、便血等医学上称之为“报警症状”才做内镜,这时往往为时已晚,错过揪出早癌的时机。

郭超提醒道,四十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无论男女,均应每1-2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元凶,成年人建议检查胃镜的同时一并检查。有食管癌、胃癌、肠癌家族史,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好烟酒、饮食不规律、喜吃硝酸盐含量高的腌制食品、经常熬夜导致生物钟紊乱免疫力低下等有癌基因诱发因素者,要进行胃肠镜检查。体检时发现CEA、CA199等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升高,更需要尽快做胃肠镜以进一步排查。早期癌的症状就是没有症状,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很重要。

(消化内科 陆晶)

上一篇: 闽东医院举办登革热、疟疾培训 筑牢传染病防控屏障
下一篇: 名医“师带徒”共铺健康路 工作室专家在柘荣县总医院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