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询医问药

媒体报道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媒体报道

【宁德网】睡不着又醒不了 您的睡眠,还好吗?

发布时间:2015/03/20 〖 字体大小:
资讯概述:

宁德网消息(记者 吴宁宁) 打鼾,也许不是睡得香的表现。一不小心就鼾声四起,而且健忘、脾气见长,早晨起来还口干、口苦,您有可能已患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忧虑,也许并不仅仅是让您伤神。中医说“过思则伤脾”,脾气亏虚就有可能让您失眠了;

  孩子不睡觉,也许采用强制措施能够“立竿见影”。但是,长此以往,这可能让孩子患上强制入睡性睡眠障碍……

  这些,您都知道吗?

  3月21日,是第15个“世界睡眠日”。此次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心理,良好睡眠”。睡眠占据着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一,然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患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高达38.2%,高于全球27%的比例,其中,约2亿人打鼾,5000万人在睡眠中发生过呼吸暂停,超四成国人表示睡不够,近三成每周至少失眠一次。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市医院、市中医院、闽东医院等各大医院,发现在我市各个年龄阶层的市民中,也存在着不同的睡眠问题。

中老年人看这里——

  鼾声如雷,有可能是呼吸暂停综合征

  76岁的温先生笑称自己都是个“老鼾王”了,打了一辈子的呼噜了,现在是因为打鼾的声音大到住在隔壁房间的曾孙都经常被吵醒了才想着来医院看看。

  医生问起才知道,温先生是心内科的老病号,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多种病症,每年都要在心内科住院2~3次。“这次的出院小结上,医生都给我打了18个诊断了。”温先生笑称。

  做了个多导睡眠监测后,医生考虑诊断其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重度低氧血症”。温先生这才恍然大悟,“我就住在福安城南后门山,离医院都不到500米,这个病都不止拖了50年了啊!”

  据闽东医院呼吸内科医师缪碧芳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因此,市民如果有明显的打鼾、夜间反复憋醒、睡眠期间3次以上尿频、清晨容易头痛、口干、口苦、晨起感觉未睡够、依然十分疲惫、白天疲乏、嗜睡,易燥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性欲减退等症状,可能已经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了,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市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邓新宇也强调了这个病症的危害性。“这个病症的核心问题,是解决缺氧的问题,特别是夜间间歇性缺氧。”邓新宇表示,缺氧会导致心脏、肝脏、肾脏、脑部受到损害。比如,对心脏的影响上,有可能导致高血压不好控制、冠心病症状加重等;对肾脏的影响上,有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对脑部的影响上,有可能造成脑萎缩,增加脑中风的风险。”

  邓新宇表示,肥胖,或是脖子比较短、下颌内收等先天体形原因,都会造成上气道比较狭窄,就容易造成通气不够。因此,控制体重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建议市民应合理膳食,并适当运动。

  常常过度忧思,容易患上“不寐病”

  今年81岁的陈大爷,反复心烦、失眠已经7年多了。通常一个晚上,他只睡1个小时左右就醒了,然后便怎么也睡不着。早晨起来,还觉得头晕、乏力、胃口很差、面色苍白,整个人根本就提不起劲。近年来,陈大爷还发现自己记忆力越来越差,根本记不住事情。“不止这些,孩子们还总让我有操不完的心。”陈大爷诉说了他的烦恼。

  据市中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主治医师孙清己介绍,老年人如果平时忧虑的事情比较多,中医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过思则伤脾”,日久则脾气亏虚。此外,老年人本身脾胃功能衰弱,而陈大爷长期以来还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受损严重,这些因素日积月累,导致了陈大爷脾胃亏虚日甚,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心神失养而致失眠。针对陈大爷的病症,中医诊断其为不寐病-心脾两虚症。

  因此,孙清己医生建议,老年人情绪一定要舒畅,避免过多的忧思,要“恬淡虚无”“情绪乐观”,这是最关键的。同时,老年人可以做一些适当的体育运动,如太极拳,这将有助于获得好的睡眠。另外,作息时间一定要规律,白天不宜过分睡眠,晚上不宜熬夜。

  “中医里还有句话是‘胃不和,则卧不安’。”孙清己表示,老年人晚餐也不宜过饱,以免导致因消化不良而影响睡眠质量。不仅如此,晚餐后也不宜饮用一些兴奋性的饮料,如茶、咖啡等。

  可是,老年人要是晚上实在睡不着觉该怎么办呢?孙清己建议,实在睡不着的情况下,不宜一直久卧床上,可以起来做一些单调的事情,等有睡意了再躺下睡觉,必要时可以就诊专科医生,予以必要镇静安神药物处理。

 青年人看这里——

  工作生活压力大,成失眠首因

  25岁的王先生,大学毕业后便进了一家私企工作。由于从事的是销售业务,每天都是密密麻麻的应酬,接触的客户也非常多,但是能谈成的却没多少,这让王先生感觉压力很大。近半年来,他感觉自己每天都很焦虑,担心的事情特别多,总觉得高兴不起来。晚上到了睡觉时间,却又怎么也睡不着。

  “这是由于过分焦虑引起的失眠。”多家医院的医生均表示,在青年人群体中,导致睡眠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焦虑。随着城市节奏的加快,来自于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成为了青年人睡不着的主要原因。

  “由焦虑引起的失眠,重点诱因是造成焦虑的环境和各方面压力所造成的。”市中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主治医师孙清己表示,出现这样的症状时,建议市民辅以相关的心理辅导,解开“心结”,慢慢地减轻这种焦虑的情绪。同时,饮食、作息一定要规律,还可以适当做一些体育运动。

  “还是不行的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抗焦虑促进睡眠的药物。”孙清己建议,如果因工作压力导致严重失眠的话,应适当休假。待这种情况消失后,再投入工作。

  不良生活习惯,易造成睡眠不佳

  小吴毕业于建筑学院设计系,高材生的他一进单位便受到重用,大小短短三年时间小吴已经从一个小小的设计员成为了高级设计师,当然这其间的努力是不言而喻的,早出晚归、彻夜不眠已经成为小吴的生活常态。不是特忙的想好好补补觉,又是入睡困难,有时整夜不能入睡,入睡也是多梦,半睡半醒的状态下熬到天亮,就像没休息一样,疲惫不堪,白天昏昏沉沉的,工作效率直线下降,这令小吴甚是痛苦。后求诊医院,医生考虑诊断为“失眠症”。

  “睡眠不好,往往是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闽东医院呼吸内科医师缪碧芳表示,除了像小吴这样彻夜不眠的生活习惯,不少年轻人还养成了睡前吃东西、做剧烈运动、抽烟酗酒、玩手机等不良生活习惯影响睡眠,出现“越夜越精神”的现象。她建议,市民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少熬夜,早睡早起,适当运动,戒酒、戒烟,睡前可以喝杯热牛奶、洗个热水澡放松下身心,避免进食太多不易消化、太过油腻的食品,避免太剧烈的活动等。

少年儿童看这里——

  睡觉打呼噜,会影响发育

  馨馨是个5岁的小姑娘,会打呼噜也有2年多了。馨馨妈妈告诉医生,馨馨小时候免疫力很差,经常感冒发烧,常常伴随着喉咙痛、咳嗽、咳痰,在当地的卫生院挂挂盐水就好了。这2年来发现馨馨晚上睡觉的时候打呼噜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还有张口呼吸,时有出现呼吸暂停和憋气,夜间睡眠不安稳,易惊醒,白天精神较差,还会“尿床”。医生检查发现馨馨的两侧扁桃体有Ⅲ度肿大,建议做了睡眠监测,并诊断为“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中度低氧血症”建议馨馨行外科手术治疗。

  闽东医院呼吸内科医师缪碧芳提醒市民,如果孩子每周的睡眠中有一、二次打呼噜,就不正常。儿童睡眠过程中发生呼吸障碍,与成人是有所区别的。成年人的睡眠呼吸障碍要在10秒钟以上,而儿童的标准则是6秒钟以上。按每小时发生的次数来讲,是在每小时发生5次以上。

  相对成年人而言,孩子在睡眠过程中如果经常出现这种呼吸障碍,对其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孩子的面颅骨还没有发育、恒牙还没有萌出,老打呼噜会影响面部发育,使得婴幼儿长成丑陋的腺样体面容,如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唇上翘、嘴唇变厚等。此外,充分的睡眠对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常打呼噜会使得大脑出现缺氧状态、睡眠结构破坏,导致儿童智力发育障碍。除了变丑和变傻,打鼾还可能使孩子不长个儿。因为睡眠状态,特别是深睡眠状态下,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脑部会释放出大量的生长激素,以促进孩子身体各个系统的生长发育,而打鼾使睡眠的连续性中断,睡眠质量下降,释放的生长激素减少,影响孩子发育。

  因此,缪碧芳医师提醒市民,家长一旦发现小孩打呼噜,应赶紧送往医院治疗。预防儿童打鼾还要注意在营养方面保持均衡,防止孩子因营养过剩而出现肥胖,保证他们作息时间的规律性,减少夜间的剧烈活动。同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减少罹患各种急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几率,避免炎症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

  日间嗜睡,可能是“睡病”

  李同学14岁了,是个可爱的姑娘,她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睡眠,7年来老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不管那时候是在看电视、吃饭、上课,特别是在夜间睡眠不足、饱餐,劳累后发作更加频繁,偶有刚刚睡醒时全身躯体活动不能和言语不能感,于情绪高度激动,如大笑时会突感全身无力猝倒,夜间睡眠欠佳,呈睡眠片段,多梦,晨醒后常感通宵未曾入睡。后求诊门诊,行多导睡眠监测、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考虑诊断为“发作性睡病”,予相关药物治疗。

  “发作性睡病临床并不少见。”闽东医院呼吸内科医师缪碧芳表示,目前估计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03%~0.16%。男性的患病率稍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可从儿童时期到50岁,发病高峰为青少年时期。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可导致不同的后果,如无法正常学习,平时自觉无力或抑郁,不能从事体育活动,骑自行车或在马路上行走时易发生车祸。

  缪碧芳表示,发作性睡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不可抗拒的睡眠、猝倒发作、睡眠瘫痪以及入睡前幻觉。此外,患者还会有睡眠时不自主的肢体运动以及夜间睡眠不安等症状。发作性睡病的儿童大多均有白天突然睡眠发作现象。发作时可以是在学校里、公共汽车、饭桌前或是在看电视时。亦有一些孩子在排队或洗澡时突然进入睡眠状态。儿童发作性睡病首选心理和行为治疗,辅助药物治疗。

  强制入睡,会引发睡眠障碍

  6岁的小明,每天最烦心的事情,就是睡觉。一到晚上8点半,小明的父母就会要求他到床上睡觉。有时候,小明因为睡不着,便会偷偷爬起来玩一会。这时,被父母发现了便是一顿打骂后强制他上床睡觉,这样一折腾,小明往往也要到了晚上11点多才能入睡。久而久之,不知从何时起,小明觉得睡觉是一件很让人恐惧的事情。不仅如此,小明的父母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小明只有在他们采取打骂等强制手段时才能入睡,否则就睡不着。

  “这是典型的强制入睡性睡眠障碍。”据市中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主治医师孙清己介绍,由于父母或照护者不适当地强迫儿童就寝,导致孩子应就寝时故意拖延或拒绝上床,如要求喝水、上卫生间、讲故事或感到害怕等,引起入睡延迟。只有照护者采取训斥、威吓或殴打等强制措施才能较快入睡,以致以后不用强制手段便不能入睡。

  “这样一来,孩子有可能因为睡眠不足而出现情绪不稳、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能力下降等情况。”孙清己建议,家长应采取人文关怀的方式,多跟孩子沟通、交流,让其顺其自然地入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一症状便会逐渐好转。

睡眠质量自测法

  您的睡眠情况到底怎么样呢?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知道了。下面10个问题的答案有四种:A经常 B有时 C很少 D从未

  1、睡眠时间很不规律,不能按时上床睡眠。

  2、工作或娱乐至深夜。

  3、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白天见过的人和发生的事,难以入睡。

  4、入睡后稍有动静就能知道。

  5、整夜做梦,醒来时觉得很累。

  6、很早就醒来,而且再也睡不着了。

  7、有点不顺心的事就彻夜难眠。

  8、换个地方就难以入睡。

  9、一上夜班就睡眠不好。

  10、使用安眠药才能安然入睡。

  选中A记5分,B记2分,C记1分,D记0分。

  如果您的总分在20分以上为严重睡眠障碍。总分在5~20分说明您的睡眠质量比较差。5分以下(没有A项)说明您的睡眠质量良好。

  如果你的累计得分在5分以上,特别是有A项得分,您需要高度重视您的睡眠状况,想办法改善睡眠状况。

原文链接:http://www.ndwww.cn/news/ndxw/201503/527474.html

上一篇: 【中国宁德】闽东医院接受市级“爱婴医院”复核
下一篇: 【宁德网】世界睡眠日 闽东医院推出多项免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