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询医问药

本院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本院动态

多学科联动守护生命 宁德市闽东医院开展母婴危急重症实战演练

发布时间:2025/08/08 〖 字体大小:
资讯概述:

为全面提升产科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强化多学科协作(MDT)机制,7月30日,宁德市闽东医院产科联合麻醉科、新生儿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眼科等多学科团队,成功开展了一场针对高危孕产妇的急救实战演练。演练聚焦子痫抽搐、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三大高危场景,旨在检验多学科协作效能,为母婴安全构筑更为坚实的“生命防线”。

生死时速:三大高危场景全流程处置

子痫孕妇极速救援。模拟一名孕35周孕妇突发血压飙升(185/120mmHg)、抽搐、意识模糊。产科团队立即启动子痫应急预案,迅速实施抽搐控制、安全防护(防坠床、防撞伤、防舌咬伤、防误吸)、建立双静脉通路、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及胎心,并给予解痉降压药物。同时,麻醉科紧急实施气管插管保障气道安全。超声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眼科同步协作,快速排查心、脑、眼等重要器官并发症。在重症医学科(ICU)提前介入做好生命支持准备后,患者被迅速转运至手术室行紧急剖宫产。 

新生儿窒息复苏模拟术中剖宫产娩出新生儿重度窒息Apgar评分1分钟仅2分)。新生儿科团队迅速清理呼吸道、进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并配合胸外按压。经过紧张有序的复苏,5分钟后新生儿Apgar评分成功升至8分,复苏成功随即转入新生儿科接受进一步监护治疗。产科与新生儿科的紧密协作,为新生儿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产后大出血多学科协同“围剿”。模拟产妇术中因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大出血(累计出血量达1100毫升)。产科团队果断启动应急预案,在术中实施子宫压迫缝合(B-Lynch缝合)及血管结扎等止血手术。麻醉科精准调控患者循环状态,管理液体平衡,并备好自体血回输装置。输血科高效响应,10分钟内完成大量输血方案配置。重症医学科(ICU)全程严密监测凝血功能及重要脏器功能。最终,在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成功控制出血,产妇转危为安。

协作突破:一键启动“急救高速网”

快速响应:从接警到多学科团队集结平均耗时短,依托信息化系统实现“一键集结”。动态狙击:超声医学科全程提供床旁影像支持(如胎盘位置、胎儿宫内评估),心血管内科实时调控高血压危象,麻醉科动态优化通气策略,形成“监测-干预-再评估”闭环。全链护航:新生儿科与产科联合制定“早产儿复苏-转运-监护”方案;眼科与神经内科协同排查子痫相关神经系统损伤,体现“专科精准化+全科覆盖化”的“生命接力”机制。

专家点睛:抢时间就是抢生命

演练结束后,多学科专家进行了深入复盘。

产科林邯枫主任医师强调,时间就是母婴的生命线。本次演练在子痫快速识别、关键救治时间点(如硫酸镁给药、手术决策)把控产后出血宫缩剂应用及手术止血方式选择方面表现突出。同时提出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产科危重症救治效率

麻醉科蒋润年主任医师指出,子痫为严重产科疾病,在子痫发作期间需防坠床、防撞伤、防舌咬伤、防误吸,现场要有专人负责持续评估气道通畅和呼吸,备好吸引器,必要时予高级气道支持(气管插管),子痫患者气道管理需进一步缩短插管时间,使用可视喉镜可进一步提高效率。子痫若需进一步行紧急剖宫产手术,备好紧急手术间药品及器械,使其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新生儿科曾义协主治医师建议,应尽早评估胎儿状况,胎心是否有变化,手术室备好抢救用物,新生儿科医师及时到场,新生儿娩出后立即行进评估和复苏,建立窒息复苏与后续监护的标准化交接流程,减少二次评估耗时,缩短转运时间。

宁德市闽东医院产科长期坚持贴近实战的急危重症应急演练,这是提升医务人员临床应急救治能力的核心举措。本次高仿真演练再次验证了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应对产科危急重症中的关键作用。医院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将常态化演练作为重要抓手,持续优化“平急结合”响应机制,深化专科能力建设和跨学科联合培训,为闽东地区母婴安全筑牢更加坚实的生命防线。

(产科 卢文娟)

上一篇: 宁德市闽东医院母乳喂养周:多维度守护母婴健康
下一篇: 北医三院专家助力 宁德市闽东医院成功完成四例高难度耳鼻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