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闽东医院儿童保健科肖旭红主治医师走进福安麦田幼儿园为儿童家长讲授《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并现场示范手法。在该园室内操场上,50多位家长聚精会神听讲,肖旭红医师与家们互动交流、现场答疑解惑,活动获得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肖旭红介绍说,“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简单有效急救方法,又被称作“生命的拥抱”,是通过间接的肺部冲击,产生冲击性、方向性的气流,将堵在气管、喉部的异物驱除。她比喻说,该方法就像在捏鼓着的气球一样,两侧肺就好比气球,通过挤压肺部可产生气流,将异物冲出气管。
“儿童是最常见的气道异物梗阻人群, 95%气道异物梗阻发生在5岁以下的幼儿,食物气道异物梗阻占94%,食物以花生为常见。”肖旭红说道,重度气道异物梗阻时,在几秒到数十秒儿童便会发生口唇、脸部发红或发紫缺氧症状,症状产生的前6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家长在拨打120紧急救援的同时,学会急救方法非常关键。
肖旭红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出了不同的急救方法建议:
1—8岁的儿童采用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具体操作如下: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向前迈开一步,站稳施救,用双臂环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侧顶在患者的上腹部。动作要快、有力,压后随即放松,直到异物排出;
1岁以下的婴儿,采用拍背压胸法,具体操作如下:婴儿先趴着,头低脚高,5次背部拍击,然后仰着,仍然头低脚高,5次胸部冲击,反复交替,直到异物排出。
以上方法不管急救成功与否,都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做进一步检查,以免异物残留。
肖旭红提醒说,危险物品要放置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儿童食物尽量切成条状;儿童在大哭或大笑时不要喂食,眼光不要离开正在吃饭或玩耍的儿童,尽量让儿童坐着吃饭,不要边跑边吃。
(儿童保健科 肖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