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士节将近,在这属于“南丁格尔”们的节日里,笔者走进闽东医院“揭秘”默默付出,用行动诠释“白衣天使”使命的美护士们,其中有刚走出校园不久的“90后”,有刚组建自己幸福小家庭的美小护,更有在岗位奉献自己多年青春的资深护士。
吴雅珍: 既然选择了就会认真做下去
1990年出生的吴雅珍是闽东医院疼痛科的一名新护士。虽然是该科年轻的护士,但从加药、静脉穿刺、封管等麻利的动作上可以看出,她的业务水平一点也不差。
吴雅珍仍然清晰的记着2年半前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有次在凌晨5点钟,忽然一个老年患者突然意识模糊、呼之不应,心里有难免有点紧张,但还是尽快的平复自己的心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患者平安,我才松了口气。”她说,刚开始琐碎的工作有点无法适应,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工作这么久了,我觉得其实是一份“高大上”的职业,也是救死扶伤的一份子,每次看到患者露出笑脸其实也是挺幸福的事。
她回忆说,刚开始想报考护理专业,原因其实很简单,是缘于奶奶一次骨折卧床不起,自己又无力给予帮助,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医护,能为家人好好的治病。但由于工作繁忙,继续学习、考试压力大,夜班令人疲惫(晚上10点到早上8点半),一个月能回家一次就算挺奢侈的,到现在也没能好好的照顾家里人,她感慨的说道。
“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操作熟练、处置病情迅速得当、注重患者人文关怀”吴雅珍对工作总结说道,虽然每天重复式的工作既累又显枯燥,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我就会认真做下去。
王雁妃:付出能换来更多人的幸福,很值
当记者来到妇科,已是下班时间,看到王雁妃还在忙碌的翻看医嘱,随后趁着摆药时间,记者便与她聊了起来。学校毕业就踏上了护理岗位,算算也已经工作3年多了,说起工作,在她的脑海里就迸出两个字“辛苦”,有些无奈,她感觉为家庭的付出实在是太少了。结婚2年多,现在孩子才6个月多大,老公又在学校当班主任,公公婆婆也年事已高,下班时间就是她给孩子最珍贵的时间,这时期也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最“尴尬”时期。
“我们科室病情很急,例如宫外孕,一个晚上平均可以收到2个,一天平均病房都有60多人患者,工作强度和压力都非常大,每每回家都是身心俱疲” 王雁妃说,真希望自己能分身有术,一上夜班就无法陪伴年幼的孩子,难免会有点思念,心里都不好受。她感叹到,有时回家路上看到别人一家逛街、吃饭,我就很羡慕,不过欣慰的是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患者的健康意识要提高,发现疾病要尽早治疗,要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她说,“我的付出能换来更多人的幸福,其实也是很值得的。”
陈荣:医患初心本一样,共同敌人是病魔
陈荣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资深护士,在护理岗位上走过了20多个年头,她的最大愿望就是尽最大的力量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见到陈荣时,她正在病房为一名患者整理床单,边和她愉快地聊着天。
“很多护士都太注重医疗护理,而忽略了情感护理”陈荣说,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时间比医生多,多与患者交流并用心观察,其实也是护理一件重要事。一件事令她记忆犹新,她回忆说,一位患喉癌的林先生经常咳痰很困难,她们就组织一起讨论,很用心的研究,发明出一种适合林先生的吸痰方法,有效的减轻了症状。每次来到林先生的病房,他都会拿出自己的写字板,写上感谢的话语,现在他出院了还会给我们发短信表示感谢,陈荣自豪的拿出手机向笔者展示。
“用心做好每件事,哪怕再细小,医患要多沟通多交流多点信任。”陈荣总结说,医护跟家属的初心都一样,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魔。
(院 办 谢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