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喷嚏、大笑一下、提个重物……尿液就渗出来了,这个现象往往是不少生育过的女性遭遇过的尴尬,闽东医院妇产科赵林桦主任医师表示,大家可能会认为尿失禁是老年人的“专利”,事实并不如此,产后女性也经常会被这种“专利”困扰,多产使产妇发生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的现象提高了不少,严重影响她们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国家放开两孩政策,很多人都选择生育二个孩子。因此产后42天、30岁以上已婚女性更应该注意盆底功能训练。
“很多产妇对盆底肌肉功能障碍了解并不多,认为可能是产后的生理自然改变,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痉挛等这些令人难以启齿的症状,会随时间的推移自行好转。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病症稍不注意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需要手术治疗。”赵林桦说道,近年来因盆底肌肉功能障碍问题来就诊的女性有增多,这几个月就诊的患者就达50多人,其中有位46岁的患者需要长期靠垫尿不湿来解决问题,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经了解,盆底肌肉功能障碍其实在妊娠、分娩时逐渐产生的,在女性怀孕期间,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益增加,盆底肌肉也就处在持续受压中变的逐渐松弛,进而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就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出现。赵林桦表示,盆底功能障碍要以预防为主,在治疗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在接诊过程中,发现高达七、八成的产后女性在自己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时因方法不正确而没有明显的效果,甚至有反作用。”赵林桦说道,选对治疗方法很重要,盆底肌像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撑着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脏器,并有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增进性快感等多项生理功能,目前采用的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利用生物反馈技术,精确地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和纤维受损情况,针对不同群体、个体的病情,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正常,避免女性那些产后尴尬的事情发生。
(妇 科 杨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