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用火、取暖、洗浴、汽车尾气时缺乏预防措施,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高300倍,使血红蛋白丧失了携氧的能力和作用,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中毒初期只是表现为头痛,以后随之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等症状。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往往为时已晚。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自主运动。此时,中毒者头脑仍有清醒的意识,也想打开门窗逃出,可手脚已不听使唤。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求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时行求救:
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求救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尤其是开放煤气自杀的情况,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引起爆炸。
进入室内后,应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如能发现煤气来源并能迅速排出的则应同时控制,如关闭煤气开关等,但绝不可为此耽误时间,因为救人更重要。
然后迅速将中毒者背出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
那么,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呢?
一氧化碳中毒重在预防,加强预防CO中毒的宣传:1、居家方面(1)在安装煤气灶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要及时更换或修补;定期检查是否通畅,室内注意定时通风;接口处要安装牢固,严防漏气;(2)保持相关设备使用场地的通风,不要在密闭,通风不好的房间内使用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3)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以免大量一氧化碳的废气侵入车内引起中毒。2、在工业生产中,应做好防护措施。生产一氧化碳气体的过程,应有抽风设备。生产设备应定期检修防止漏气;厂矿要认真执行安全年操作规程,应有专人负责矿井CO浓度的检测和报警,进入高浓度CO的环境,要戴好CO防毒面具,系好安全带(我国规定车内空气中CO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避免废气的过量吸入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按原因可分为非生产性中毒和生产性中毒
非生产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非生产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指误服、服毒和投毒以及毒气泄漏等引起的中毒。中毒人员可为从婴幼儿到老人,各类职业人群。有主动中毒者,即以口服有机磷农药轻生者;有被动中毒,主要被泄漏农药污染(呼吸道中毒为主),误食染有有机磷农药食物等。
原因:1、对农药放松了管理:
2、宣传教育不够:1)思想教育不够:2)有关农药正确保管和农药毒性知识宣传不够
3、不能正确施用农药:例如:在蔬菜、瓜果接近成熟期,仍施用农药。这样,由于残留在蔬菜瓜果上的农药尚未分解完全,因此,如被人食用后即可引起中毒;用剧毒农药在室内杀灭蚊苍;
4、喷洒农药后的器械及农药包装等不能妥善处理:例如:由于天热,老人将装农药的塑料,随便擦一擦,就叫小孩赤身睡在上面,结果第二天小孩因皮肤吸收农药而中毒。
预防1、加强对农药的管理:一定要做到有固定地点存放农药,并加锁,有专人掌管;
2、限制对直接可食农药的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杀灭蔬菜、瓜果、茶叶等害虫。瓜果成熟期前1~1.5月,不得使用任何杀虫剂;
3、妥善处理好农药器械、包装:用完的农药喷雾器、包装袋和容器等,即时清洗,固定地点保管或销毁,绝不能用农药容器盛装食品;
4、居室内不得用剧毒、高毒农药驱杀蚊苍:居室内杀灭蚊蝇,最好用毒性较小的菊酯类农药,而不用有机磷农药。
5、加强对有机磷农药毒性知识的培训:使广大使用农药的群众了解有机磷农药毒性后提高重视,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除上级卫生部门组织培训外,农村基层的乡医、村医应是主要培训教员、宣传的骨干;
6、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疏导群众树立健康心态。
生产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生产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系指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人员受到有机磷农药毒害,其危害途径主要是皮肤接触吸收,呼吸道中毒较少。
原因:1、配制农药浓度过高:1不用定量的容器配,而是凭经验配制;2虫情严重,主动任意加大农药浓度;
2、喷洒时间不对:为了增加农药熏蒸杀虫效果,有人专门在天热中午阳光下喷洒农药,在此条件下,施药人员最易中毒;
3、喷洒农药时间过长:连续喷洒6小时以上,由于疲劳、出汗(毛孔开大)等。使中毒易发生;
4、工作后对全身清洗:操作农药工作,难免有农药污染,有的连内衣、裤都被污染过,特别是手,污染更重。洗的不彻底,就有可能有机磷农药通过皮肤吸收,或用污染手吃东西,造成中毒。
防护:1、严格掌握农药使用方法及配制浓度。了解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2、施药前检查好施药工具,注意个人防护:戴口罩、草帽、手套、袖套、穿工作服、长裤和长靴等;
3、喷药时,顺风喷、隔行打、倒着走,夏季最好早、晚喷药,不得在用药区域吃东西(包括未洗瓜果)和吸烟等,喷药时间以5小时之内为佳;
4、工作完毕,注意用肥皂水彻底洗手、洗澡、更换衣服,
5、要全社会关注向使用农药人员宣传农药中毒和使用基本知识。
急性胃肠炎的健康指导
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急性胃肠炎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急性期患者常用呕吐、腹泻等症状,失水较多,因此需补充液体
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 |
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 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腊的鱼肉,刺激性强的饮料、食物和调味品等 |
规律饮食 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定时定量 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细嚼慢咽 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饮水择时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