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郑先生,男,54岁,突发胸痛2小时为主诉到达抢救室,请抢救室团队立即给予接诊”林斌主治医师报告说道。
“立即吸氧、心电监护、描计心电图、采血……” 胡维主治医师一边下达医嘱, 一边采集病史。突然,胡医师报告说:“不好,‘患者’意识丧失、抽搐”。
几名医生迅速上前,随着“患者”病情变化,分别实施除颤、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骨髓腔穿刺输液、深静脉置管、临时心脏起搏等急救措施。十几分钟后,“患者”心跳慢慢恢复正常。
这一幕并非在急诊科发生,而是发生在闽东医院临床技能中心的急救技能培训室。这不是一个普通患者,他的名字叫“SimMan”第三代模拟人。抢救模拟由施建曦主治医师和王孙平主治医师事先编好“剧本”,两位医生负责操控模拟人,不断调整模拟人各项参数,设置抢救难点,并观察学员的急救反应和采取措施。这些主要是为了配合医院教学和临床医生培训。
“我们就像在逼真的模拟驾驶舱内培训飞行员一样培训我们的急诊医生,实战不容许我们的医生有任何的闪失” 闽东医院急诊与灾难医学教研室主任刘文威主任医师说道,医院引进的第三代模拟人“SimMan”,他不仅外形和真人一样,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输入事先编制的病例,输入数据后,他能随时“患上”心脏病,如果医生用错药了或者抢救程序不对,他会感到疼痛,会“死亡”;反之,如果治疗得当,他就会康复,像真正的患者一样。从而对学员治疗操作正误进行判断指导。
刘文威主任医师进一步介绍说道, 将SimMan三代模拟人应用于急诊与灾难医学模拟教学在国内尚属新兴教学手段,它可开展的课程涵盖灾难医学类、急诊类、创伤类、心血管类等多门专业。可开展的技能培训如标准的心肺复苏(CPR)、各类气管插管、骨髓腔穿刺输液等。由于技能培训、急救演练更贴近实战,教学更立体,极大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急诊科 施建曦 王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