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询医问药

本院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本院动态

一生闽疆情——记宁德市闽东医院、呼图壁县中医院医生郑锐平

发布时间:2018/09/05 〖 字体大小:
资讯概述:

郑锐平,硕士研究生,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师,援疆期间任呼图壁县中医院整脊外科医生。20172月,宁德市第七批援疆干部12人登上远赴新疆乌鲁木齐的航班,作为医疗队中最年轻的一名援友,郑锐平看上去有些平凡。

响应国家号召  舍小家顾大家

201611月,当时还在南京进修学习的郑锐平,接到科主任电话,问是否同意参加援疆工作,他毅然答应了。曾有人不解地问他:“去新疆有什么好?相隔四五千公里,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什么都照顾不到。”他轻轻一笑答道:“作为一名医生,在哪里都是救死扶伤;作为一名医生,就应该响应组织的号召,趁年轻到更需要我的地方去。”父母也劝他:“媳妇工作忙,小孩年幼马上要上一年级了,这时候需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郑锐平诚恳地说:“这一年半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希望你们支持我的选择,做我最坚强的后盾。”

援疆期间,有一天妻子发来微信,他五岁的儿子在幼儿园的“心愿”小纸条上说到“爸爸去新疆了,我很想他的。希望爸爸回来看看我,给我讲故事,陪我玩”。当看到妻子发过来的微信截图,他热泪盈眶,感觉自己亏欠家人的实在太多了。

爱岗敬业奉献  积极投身一线

刚到呼图壁县中医院整脊外科时,郑锐平给人的感觉是年轻,稍有点腼腆,很多患者甚至医护人员都觉得这个来自闽东的小青年很难与“专家”这个称呼挂上钩,却不知他普通的外貌下是满腹才华和一颗甘于奉献的爱心。

在全新的工作环境中,郑锐平遇到了许多实际困难,比如有的医护人员对工作抱怨、倦怠,没有学习的热情;很多设备、设施不全,诸多常规检查项目缺乏,不能满足一些疾病的诊断需要等。郑锐平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相反,更激发了他的斗志。他积极与新同事沟通、交流,了解整脊外科的现状,听取同事们对整脊外科建设的想法,关心同事们的生活,他的热情和真诚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快和同事们都打成了一片。

郑锐平先从整脊外科的病历质量控制入手,倡导建立质控小组,完成科室相关规章制度,赏罚分明。针对科室医生医疗安全理念不强、责任心不够的问题,他不仅组织科室医生结合临床典型个例,并带头监督,使整个科室的不良风气得到明显改变。

加强临床带教  提升专业水平

针对整脊外科病历质量较差,且不能及时完成的情况,郑锐平专门进行“病历书写规范”培训,针对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重复出错的情况,采取拍照取样、制成幻灯片、集中纠错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时同时,郑锐平严格要、求监督病历的书写,病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郑锐平还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提高查房质量,杜绝走过场,做到系统查房,有内容、有重点,注意细节,如化验单的详细分析、影像学检查的对比,经常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进行详细宣教。同时,改变查房模式,让年轻医生查体,手把手指导,通过提问、讲解,使医务人员掌握疾病的病机、病理、诊断、处理,使其“知其然,知所以然”。

针对医护人员知识更新慢,对很多疾病及新技术不了解的实际情况,郑锐平结合实际操作每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并通过微信、QQ等方式分享实用医疗知识,使临床医护人员逐渐掌握各种疾病的诊治及各类操作技能,激发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积极“传帮带” 传授新技术

呼图壁县中医院整脊外科以诊治脊柱及软组织疾病为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牵引、神经阻滞等,而关键的小针刀治疗技术应用相对较少。郑锐平给医师讲解针刀的适应症,鼓励加强小针刀治疗的应用,发挥小针刀经济、有效、快捷、创口小等优势,增加临床疗效。针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如血肿、气胸、误伤重要神经脏器等,他组织了相关培训,并对科室医生进行手把手指导,从局部麻醉的“皮丘”技巧到针刀的刀法手法,从针刀的术前准备到术后处理,使其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腱鞘炎等疾病的针刀治疗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实践让这项技术在呼图壁县中医院得到快速普及。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在一年半的援疆工作中,郑锐平熟悉了呼图壁的山山水水,他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上一篇: 闽东医院急诊科获市级“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下一篇: 闽东医院成功开展输液港植入术 “一针到位”最长可用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