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询医问药

本院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本院动态

羊水栓塞 产妇的隐形“杀手”

发布时间:2014/08/18 〖 字体大小:
资讯概述:

8月10日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产妇在做剖宫产手术时,突发大出血死亡,据湖南湘潭县卫生局初步认为疑死于“羊水栓塞”,引起了媒体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此,我们请闽东医院妇产科诊疗中心主任赵林桦就新闻中出现的“羊水栓塞”进行简要介绍。

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大量的羊水进入产妇的血液循环中,羊水中的有形成分如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等直接形成栓塞的栓子,经肺动脉进入肺循环,阻塞小血管并刺激血小板和肺间质细胞释放白三烯、PGF2α和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使肺小血管痉挛,形成肺动脉高压。由于羊水中含多量促凝物质,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而发生弥漫性血管凝血、全身各脏器功能衰竭。同时羊水中有形物质成为致敏原作用于母体,引起Ⅰ型变态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国外将“羊水栓塞”又称为“羊水过敏综合征”,国内第八版妇产科学建议命名为“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

羊水栓塞有什么表现呢?

急性羊水栓塞的典型表现为:寒战、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紫绀、休克、昏迷、呼吸及心跳停止。慢性羊水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仅表现难治性的产后出血或血氧饱和度低。

一旦发生羊水栓塞,病情凶险,即使积极抢救,死亡率达60-80%。1/3患者在发病数分钟内死亡,1/3患者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1/3患者在发病数小时至辅助维持生命征后数天死亡。

羊水栓塞可以预防吗?

据医学报道:60%的产妇在分娩中会有部分羊水进入母体,但大部分产妇并未出现羊水栓塞的症状,这与个人的体质有关;因机体对进入的抗原不产生应答,不发生免疫反应,通俗地说非过敏体质者不发生临床症状。尽管现代医学如此发达,但就如何有效预防羊水栓塞这隐形的杀手似乎还找不到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哪种人群属于羊水的过敏体质,目前国内外还无相关研究。即使规范的产前检查,仍然无法有效的预测羊水栓塞病例。但我们应了解过强的宫缩、胎膜破裂、子宫及宫颈破裂的血管或血窦是“羊水栓塞”必备的条件;而高龄初产、多产妇、急产、过期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巨大儿、死胎、羊水混浊是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羊水栓塞抢救的成功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处理,及时的产科救治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当然也取决患者的年龄、体质、进入母体的羊水量,以及有否充足的抢救时间。由于该病具有极高的凶险性,其死亡率高是大家必须面对的现实,往往是不可预测的。


上一篇: 2014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工作圆满结束
下一篇: 清华大学博士生暑期社会实践为组建闽东医疗集团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