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宁德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办法的要求,全市16家县级公立医院自9月1日起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到今年年底,将全部开展综合改革。而周宁县作为宁德市唯一一个国家级医改试点县,周宁县医院率先于去年4月12日实施药品零差率,至今医改工作已开展了一年多。
宁德网消息(郑振忠 周天鑫) 老王是周宁县的退休老干部,也是县医院的老病号,患有冠心病,得长期坚持服药。“在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之前,他每个月药品花费约310元。而医院开展医改之后,老王每个月可省下40多元。”14日,老王的主治医师、周宁县医院副院长何帮华谈及医改时说:“说白了就是让利给群众。”
事实上,原来药品中13%至15%的利润,是医院“以药补医”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今,医改取消了药品加成收入,医院如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成了医改的关键环节。
去年4月12日a,周宁县医院开始实施药品零差率,共调整医疗服务项目101个,其中98项医疗服务价格上调,3项下调。“对周宁县医院来说,做这样一个调整并非易事。”副院长叶梁胜举例说,如果医院每年开展高值医用耗材及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的次数仅二三次,而医院将此项服务以及常见病药品价格上调,不仅影响医院的收入,更得不到群众的认可,自然留不住病人。
“医院要留得住更多的病人,才能增加结余。”叶梁胜说,这好比一块蛋糕,医改后分给群众的那块会更大一些。
县级公立医院补偿由医疗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方面组成。此次医改将医院的补偿缩减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方面,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82%,财政补偿15%,医院承担剩余3%。而在9月1日以前,这种补偿机制的比例分别为85%、10%和5%,周宁县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便是照此调整服务价格的。为此,周宁县医院在过去的一年的改革中,收入减少了50多万元。
群众得到实惠,同时也要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对此,周宁县对县级医院人事管理也进行了重要改革。
该县卫生局局长汤健介绍说,2010年底,我市提出了通过“大手牵小手”的形式推动医改。2011年1月17日,周宁县医院与闽东医院共同组建了周宁县医院医疗联合体暨闽东医院周宁分院,实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周宁县医院占股49%,闽东医院占股51%。通过联合体运行的改革模式,三年来双方有效整合资源,着重加强人才、技术、管理、信息化建设,周宁县医院同时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年5月,医院计划招聘医务人员23人,有41人报名,同时还考进了一名药械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药品检验方面的专业教师。”对于周宁这样一个常住人口仅10多万的小县城来说,叶梁胜很欣慰,“人才留住了,服务水平才有保证,群众才会满意。”为了让医生更有奔头,周宁县医院采取了诸多激励措施:具备医师资格证且已完成3年规培的外地医生,医院奖励安家费10万元;本科毕业生在县医院任职的奖励1万元;对于有意向报考省内医学院校的准大学生,县医院可通过委培的方式,承担其在校学费等。
周宁县医院作为我市首个医改的试点医院,今年上半年,医疗收入为4115.77万元,超过了2011年全年收入总额;药占比自2011年起,连续三年下降,去年药占比为48.83%;住院人数也由2011年的6369人,增加到去年的10003人。
原文链接:http://www.ndwww.cn/news/xsnews/znnews/znyw/201408/48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