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减退、表情呆滞、写字开始歪歪扭扭……当你发现身边老人有这些情况时,要注意了!因为这些症状可能与一种疾病相关,它就是帕金森病。
为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广大居民群众对帕金森病的了解,4月10日,闽东医院神经内科携手福安市阳春社区在安居罗马广场开展“携手同行,抗帕阳春”义诊活动。闽东医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科、皮肤科、康复科、疼痛科、感染性疾病科、药剂科等科室近30名医务人员以及阳春社区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部分帕金森患者和市民近100人参加活动。
有公开数据显示,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帕金森患病率为1.7%,据此推算,中国的帕金森病人数量或超300万。闽东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郑建明说道,帕金森病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帕金森病是以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为特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及姿势平衡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活动现场,医务人员为市民细致地讲解帕金森病防治知识,进行测血压、血糖等健康体检,并根据病情免费赠送药品。
帕金森有哪些临床症状?郑建明介绍说道,帕金森病患者在生活中运动症状主要表现有四大方面:一、运动缓慢:尤其是起步、转身、翻身的时候;二、震颤:多是安静不动的时候出现或加重,典型的可有大拇指和食指间的“搓丸样动作”;三、肌强直:就是觉得肢体僵硬、沉重,活动费力,家人觉得患者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没有太大反应,其实可能是表情肌受累出现的“面具脸”;四、姿势步态异常:患者身体常屈曲前倾、步伐碎小、慌慌张张的向前,我们称为“慌张步态”,患者也常因此而摔倒。
另外,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广泛的非运动症状,比如睡眠问题(睡眠周期颠倒、睡觉中易打人、易双腿不自主的抖动)、自主神经功能问题(体位性低血压、便秘)、感觉异常(闻到异常的气味、莫名的疼痛、麻木)、精神症状(焦虑、抑郁、淡漠、注意力下降)、厌食、体重减轻等等。引发帕金森病的原因可能与诸多因素有关。其病因归结于个体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年龄老化的基础上,加之环境毒素的影响等。研究者认为与年龄老化、遗传因素、环境毒物、感染、经常接触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农药,缺乏锻炼,与社会交流少都可以是导致帕金森病的一些因素。此外,吸烟饮酒、饮咖啡、喝茶等饮食习惯是否与帕金森病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但适度的运动锻炼可能对预防帕金森病有益。
一旦确诊患帕金森病要注意,郑建明建议患者要注意六项内容,第一,注意饮食。第二,合理用药:秉承“剂量滴定”的原则,就是用最小的剂量达到尽量满意的效果,个体化治疗,切勿擅自增减或停药。第三,手术治疗:中晚期患者可以做脑神经电刺激治疗。第四,康复训练:全身放松,多做表情,大声朗读,活动手指,勤抬双腿,练习转身。第五,心理支持:患者从自身出发,要树立自信,持乐观心态,多转移注意,培养兴趣爱好,家人要足够关心患者,满足其心理需要。第六,生活护理:保证作息规律,睡眠充足;避免劳累,合理运动;衣着舒适,防寒保暖;环境安静,防护安全。
(神经内科一区 应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