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查显示,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已超1亿,肾脏疾病患者中部分发展为尿毒症。然而,肾脏又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其功能若发生障碍则可能导致毒素在人体内留存及引发各种并发症。一旦患上尿毒症,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就是透析与肾移植,其中腹膜透析的关键之处要在腹腔植入一根腹膜透析管。
“目前外科开放式手术仍是临床最常用的置管手术方式,但由于导管顶端的放置是盲目的,故有一定比率的导管移位发生;且对于既往有手术病史的患者,无法明确是否存在腹腔粘连等情况。”闽东医院肾病内科袁忠勇副主任医师介绍说,“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和普及,在直视下将腹膜透析管安置到位避免管路移位,提高腹膜透析置管成功率方面比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有明显优势,近1年来医院已经成功为2位患者进行手术。”
8月4日,在肾病内科、普通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通力协作下,为49岁尿毒症患者林女士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植入术”,术后林女士病情平稳,开始进行规律腹膜透析治疗。林女士18年在医院曾做过开放式“左肾切开取石术+左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考虑林女士腹腔内可能存在粘连等情况,为减少患者手术风险及提高置管成功率,肾病内科袁忠勇副主任医师、普通外科林枫主任医师等专家通过仔细分析病情,充分研究治疗具体细节之后,提出采用腹腔镜微创的方法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方式。医务人员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反复沟通后实施手术,手术终获成功。
普通外科林枫主任医师感慨说:“在很多外科医生眼中‘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植入术’是个操作简单的‘小手术’,但因尿毒症患者经常合并有电解质紊乱、贫血、心血管系统等多脏器损害症状,给手术增加的风险就不容小觑了。”
据统计,近年来,闽东医院肾病内科采用多学科协作方式已为数10位尿毒症患者解决并发症问题,诸如尿毒症患者合并肿瘤、尿毒症患者继发脑出血、尿毒症患者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手术等等。多学科协作方式切实为尿毒症患者提高生存质量保驾护航。
(肾病内科 叶晓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