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的体内代谢失调和高血糖状态。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表现,其并发症为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慢性病变可涉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视网膜,皮肤等;其诱因有肥胖,感染,缺少体力活动,多次妊娠等。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长期进行,但并非不治之症,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理准备,配合饮食,体能锻炼及药物等综合措施可纠正代谢紊乱和消除糖尿病症状并对预防慢性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效果。所以要保持心情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要坚信;糖尿病虽不能根治,但如果控制良好,仍然可以享受正常人同样的寿命。
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措施,它能降低血糖果,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部分病人经饮食治疗后,血糖完全恢复正常。最好是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蔬菜等,因含粗纤维较多的饮食能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排空,减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合理安排膳食结构,蔬菜应选择含糖分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油菜,白萝卜,空心菜,芹菜等为主;因水果如香蕉,西瓜,梨等含糖量较高,故不宜多食;烹调宜用植物油。
运动疗法是一种辅助治疗,它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加胰岛素
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运动方式及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要持之以恒。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最好选择在饭后血糖较高时进行,并携带糖块。
用药指导:应早期使用胰岛素,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要在出院后能自己注射胰岛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制剂和剂量。
出院指导:
1.因易出现感染,而感染可致疾病恶化,故要保持全身及局部的清洁,特别是侧重下肢,口腔,阴道的卫生,有呼吸道感染,疖,痈,
肺结核及外伤时要及早治疗。
2.在行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期间,要特别注意有无出汗,饥饿感,乏力,头痛,心悸,手足震颤,恶心及精神症状等低血糖表现,如发生在家中即可立即口服糖块,糖水或糖类食品。
3.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者,均要调整饮食结构,注意节制饮食,定期健康检查,预防或早期发现糖尿糖。
4.出院后定期复查血糖,肾功能等,以延缓并发症出现;当发现"三多一少"症状加重,呼吸深快,呼出有烂苹果气味,烦躁不安,头痛时,应及时就诊。